信息摘要:
在电力工程中,电缆运行时的负荷监测至关重要。我们可根据电缆导线的截面面积以及绝缘类型来确定其最大电流值,这是把控电缆负荷的基础参数。
(一)负荷监测
在电力工程中,电缆运行时的负荷监测至关重要。我们可根据电缆导线的截面面积以及绝缘类型来确定其最大电流值,这是把控电缆负荷的基础参数。一般而言,不同规格、不同绝缘材质的电缆所能承载的最大电流是有明确限定的,例如常见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其承载电流能力会因导线截面大小不同而各异。
为有效进行负荷监测,可利用多种仪器来测量电缆的负载电流或电缆外表面温度等数据。像钳形电流表就能方便地测量出电缆的负载电流情况,而红外热成像仪则可用于检测电缆外表面温度。通过实时监测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将其与既定的最大电流值、最高允许温度等指标作对比,防止电缆绝缘超过最高允许温度。一旦出现负荷过高、温度超标的情况,电缆的绝缘性能会快速下降,绝缘老化加剧,进而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短路等安全事故,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温度监测
温度监测是电缆运行维护中不容忽视的环节。首先,测量电缆的温度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通常应在夏季或者电线处于最大负荷时进行。因为夏季环境温度本身较高,电缆散热相对困难,容易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而在最大负荷运行时,电缆通过的电流大,产生的热量也多,更需要重点关注温度变化。
对于直埋电缆,在测量温度时,要同时测量同一地区没有其他热源的土壤温度,以此作为参照,更准确地判断电缆温度是否正常。当电缆与地下热管相交或接近铺设时,必须严格把控电缆周围的地温,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超过 10℃或超过该地区其他地方的同一深度,避免因热管的热量传递导致电缆温度异常升高。此外,为了更精准地检查电缆的温度,要选择电缆排列最密处或散热最差处或有外面热源影响处进行测量,这些位置往往是温度容易积聚、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在电缆沟内电缆密集铺设的区域,或者靠近发热设备的电缆段等,只有重点关注这些关键部位的温度,才能及时发现异常,保障电缆安全运行。
(三)腐蚀监测
电缆线路周围的土壤情况对电缆有着重大影响,我们需要利用专用仪表来测量其相关参数,以监测是否存在腐蚀风险。例如,当测量发现电缆线路周围土壤属于阳极区域时,就要警惕电缆金属套管可能出现的电解腐蚀问题,电解腐蚀会逐渐破坏金属套管,进而影响电缆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此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施加阴极保护等手段,抑制电解腐蚀的发生。
而且在电缆线周围或被生活垃圾覆盖的土壤中,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也常常发生。化学腐蚀是由于土壤中的酸碱物质等与电缆金属部件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微生物腐蚀则是特定微生物的活动引发的腐蚀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依据阳极面积的电压值等数据,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像安装排水装置来避免积水造成的化学腐蚀加剧,或者采用合适的防腐涂层、防腐材料等,提升电缆的抗腐蚀能力,全方位防止电缆因腐蚀而出现故障,保障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绝缘监测
为每条电缆线路制定预防性试验方案有着重要意义。电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绝缘层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出现老化、破损等薄弱环节,通过定期开展预防性试验,能够运用诸如绝缘电阻测试、介质损耗测试、直流击穿电压测试以及局部放电测试等多种专业方法,及时发现电缆线路中的这些潜在问题。例如绝缘电阻测试可以通过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测量电缆绝缘层中的电阻值,以此评估电缆的绝缘质量和耐压能力,若绝缘电阻值低于规定标准,就意味着电缆绝缘可能存在隐患。
对于有地面绝缘要求的电缆线路,通常还需要在预防性试验后对外部保护层进行单独的直流电压测试,以便更全面、细致地发现和消除外层保护层的缺陷。只有重视绝缘监测,及时消除电缆事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才能保证电缆线路始终处于良好的绝缘状态,避免因绝缘失效引发的断电、短路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五)日常检查维护
定期开展线路安全检查是保障电缆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电力企业应当对电线、电气设备等每年至少请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特别是像电缆接头部位这种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部位,以及使用年限较长的线路,更要重点排查。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电线存在老化、破损、绝缘不良等不安全情况,必须及时维修更换,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免责声明: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为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